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一項調查發現,7成受訪企業機構表示去年有為員工訂立培訓及發展預算,平均總額相當於其全年整體基本年薪的3.4%,水平與前年一樣,維持近10年來第二高培訓預算額。當中建築/房地產行業的培訓預算百分比最高,有8.1%。
根據受訪企業提供的培訓時數,去年為每名員工提供的平均培訓時數為18.3小時,較前年略降0.2小時。其中公用事業/公營機構的員工平均培訓時數最高,達41小時;電訊及銀行金融服務員工去年平均亦獲逾20小時的培訓;零售員工的培訓時數最少,僅6.6小時。
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學習及發展委員會聯席主席曾永昌表示,不少政府或大型企業,都規定員工必須接受指定的培訓課程,而零售行業的流動性較高,因此兩個行業存在一定分野。
另一名該會聯席主席葉華信稱,近年員工較喜歡片段式、節奏性較高的培訓課程,故培訓時數並非重點,企業機構應更著重培訓內容、課程設計及實用性等。
此外,受訪企業去年仍廣泛使用公司內部資源作培訓用途的模式,包括員工在職培訓、由直屬經理指導、由公司內部的培訓和發展課程,以及機構內部知識分享活動。
曾永昌相信,上述趨勢會於今年持續。他說,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機構採用學習科技培訓模式的比率迅速上升,其中去年有6成訪公司表示已採用相關課程,例如使用網上培訓影片、 虛擬教室等,比例更是至2010年的新高。
曾舉例,有企業如紀律部隊、零售機構、科技技能公司等,已採用虛擬實景科技(VR)供員工進行培訓,讓他們更易掌握實際工作技巧之餘,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及真實性,「例如模擬突發或保安事件,員工儼如與真人訓練一樣;零售員工亦可模擬面對顧客的不同場景,了解待客之道等。」
有關調查於今年3月至4月期間進行,共有103家、來自18個工商界別的企業參與調查,涵蓋逾5.3萬名全職僱員。
資料來源:topick.hket.com
Comments